首页>>新闻资讯

北京招生季“山寨学校”出没,三大套路需警惕

2023-01-11 11:21:23 1546

“包就业”“对口安置”“就近安排工作”……这些诱人的招生广告背后,极有可能是陷阱

又到毕业季,拼完高考、中考的学子迎来难得的放松,但他们可能想不到的是,一些假大学、假中专也在蠢蠢欲动。

近日,因为与正规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的网站极其相似,一所名为“武汉经贸大学”的“山寨大学”受到网民关注。

这所“大学”山寨得并不专业,其简介中竟有学校“围绕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等字眼。经查发现,所谓“武汉经贸大学”并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大学名单之中。目前,这所“大学”的网站已被依法关停。

假中专也开始躁动。近期,宁夏一些自媒体账号刊登了题为《��铁路学校宁夏招生,签协议包就业》的网文。这些“学校”打着“高铁”“空乘”的幌子忽悠适龄青年,称“包就业”“就近分配工作”。而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了解,这样宣传并不可信,因为铁路部门招聘一般都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其临时性用工需求则以社会用工为主。

敲敲键盘报个名就能读大学?

西部贫困地区是假学校发起广告攻势的重点区域。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检索发现,类似假学校的广告在宁夏银川、山西长治、甘肃平凉、甘肃民勤、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出现。

记者在360搜索引擎中检索“高铁学校”时,在页面显著位置发现一个被以小字标识为“广告”、名为“航空大学招生”的链接。点开后其首页赫然写着“2018重点大学官方指定报名中心”字样,页面罗列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简介。

随机点开题为“【华南理工大学】封闭式基地管理+养成学习模式+校企合作的完善就业保障体系”的链接后,网页跳到了有华南理工大学校徽和校门图片、左上角校徽旁标识为“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页面。但该页面除少量学院新闻外,主要展示招生简章和报名链接。

点击进入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发现,页面与先前从“航空大学招生”页面中链接进去的完全不同。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官网显著位置以红色字体的“招生声明”对相关情况予以回应,称“一些不法社会机构假借高校名义以‘轻松拿证、全程托管’等口号进行虚假广告宣传,误导学生报读……扰乱了招生秩序。”截至记者发稿时,诸如“航空大学招生”这样的推广链接依然在搜索引擎显著位置出现。

在假学校真忽悠乱象之下,一些正规学校的招生也让人有些看不懂。

近日,记者在网上看到一家名为“宁夏蓝怡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办学机构在不少新闻网站、贴吧、自媒体上张贴“2018年宁夏高铁乘务招生简章”,其宣传图片上含有“阳光、体面、高薪就业”“100%保证就业”等字眼。但当记者添加宣传页面上联系人“赵老师”的微信号后,该联系人的微信名却是“百果奇林艺术学校刘老师”。对方得知记者想咨询高铁培训后,发来了一份更详细的招生简章,但招生单位变成了宁夏轨道交通技工学校。而宁夏轨道交通技工学校,确实是宁夏人社厅于2015年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

一些网民表示,假学校真忽悠,害人不浅。这些学校以中、高考分数不高但渴望改变命运的适龄青年为招生对象,既骗时间又骗钱,声称“网上报名就能就读”,好像敲敲键盘报个名就能读大学、上中专。对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贫困地区学子而言,一旦被假学校忽悠,很可能影响到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影响个人以及家庭的未来。

三种忽悠套路警惕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梳理发现,骗子们忽悠大致有三种套路。套路背后,潜藏的可能是监管漏洞。

一是无中生有,公司变大学——明明是个公司,根本无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资质,却偏偏自称“大学”“学院”。

记者几年前曾采访报道过西部一假学校坑害学生的事件。那个自称“��学院”的机构以“与某医科大学合作办学”的名义招生,即将毕业时,学生才发现该校颁发不了相应证书。记者跟进报道发现,该“学院”其实是以公司名义注册的。

以公司名义注册办学、未在相关部门备案还承诺发证的忽悠套路,对监管部门是一个挑战。西部这所“��学院”的学生在3年学习中多次被调换校区,也有学生对学校真假产生了怀疑,但看到来年学校仍在继续招生,便以为是自己多虑。

为何这样的忽悠行为能持续近3年?记者当时采访得到的答案令人意外。当地教育部门表示,谁审批谁监管,当时它是由工商局审批,属于公司监管,由工商局管理。而工商部门则表示,该学院打着合作办学名义招生,超出工商部门审核批准的范围,应由教育部门监管。

二是穿马甲,假借名校打擦边球。这类李鬼“借壳”知名院校,主要围绕高铁、航空领域就业进行忽悠。

相关标签:

分站切换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南京 无锡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